close

  這是一篇宣傳文宣。
  這篇文宣將會介紹、並且支持這樣子的組織及其理念,並且期望這位能夠對這樣子的組織有更多關注。由於一個組織或多或少都有其優與弊,本文不會只說明其優異,同時也會指出其弊端,但其精神之可敬,是無法被推翻的。



綠色和平GREEN PEACE

  1971年,12名懷有共同夢想的人從加拿大溫格華啟航,共乘著一艘船航向安奇卡島。名為「
Don't Make A Wave Committee(別興風作浪委員會/不以舉手表決委員會)」的小群民眾代表著民眾對於美國政府漠視輿論的憤怒,航向核子試驗的現場。



  《綠色和平》是一個自1971年成立至今,在國際上擁有十足影響力的人道環保組織。就和我們對於環保組織擁有的基本概念相同,《綠色和平》主要訴求在 宏觀的範圍上對人類一切危害地球自然環境的行為提出抗訴。但是不只如此,他們還提出對策、協調辦法,而這些都始於其團隊在行動前對於問題的詳細分析。(但 單一組織的分析不一定中立且適洽。)

  和只會打嘴砲打口號的環保組織有所不同,源自於1971年反抗美國政府在安奇卡島進行第二次核試爆的「別興風作浪委員會」讓《綠色和平》組織掌握了響 應綠化全球的第一個最基本卻也最難達成的要旨——「行動,帶來改變」。儘管1971年,委員會的十二名人士並沒有真正在美國政府的核試爆現場即時地抗議並 且阻礙其行為,卻確立了組織的行為基本概念。

 





  《綠色和平》多以長時間關注、籌備,對於環境做出實際分析為其行動的準備方式,透過資料調查及實際行動來要求各國政府對環境的目光。而他們多是推動反核、反濫捕、反毒性物質、反開採稀有能源為主要目標,範圍極為廣泛。這是源自於其組織核心理念:「保護地球、環境及其各種生物的安全及持續性發展,並以行動作出積極的改變。」

  至今,綠色和平不只影響了美國,也影響了全世界。他們在全球至少有三十個以上的工作據點,並且在中國已經成立多時,也有好一番作為。近年才剛剛進入台灣,對於台灣人來說——綠色和平顯然是個陌生而令人畏懼的組織,我昨天才在街上碰到他們,談了好一陣子呢。

  和絕大多數的組織一樣,綠色和平是仰賴群眾力量的組織,唯有人們意識到危機,綠色和平才能夠有實際的動力運作。真要說,他們就像是一群代表民眾力量的行動者,當綠色和平行動時往往代表著人民對於政府作為的忍無可忍。當然地,這有好有壞,就像維基解密那樣。

  



  其實《綠色和平》組織的行為準則以「非暴力直接行動(Non-violent direct action)」為最後底線原則。但其實這是較偏向游走於暴力與非暴力之間的一種阻礙手段,並且也是綠色和平組織長年以來受各國、各界所詬病的行為模式, 打從1971年計畫在美國二次核試爆時闖入核試爆現場,藉此實際行動阻礙其運行,就成為了綠色和平在許多場合的抗議模式。

  好比如忽視法律條文與國際安全押送載運廢棄燃料至非洲等第三世界國家的船運返抵義大利、擅自關閉排放廢棄原料至河川的工廠管道、阻擋並妨礙捕鯨船航線等等行為,其實都是危及個人與他人的行為,姑且不論是否真有必要至此。這麼做看在任何人眼裡其實都是危險而堪憂的。

  然而,《綠色和平》自身也明白如此。誇張的行動往往只是為了在一時強顯問題的存在,綠色和平的抗議行動也多屬於文職性質的抗議、請願方式,而那些令人 認為十足偏激,甚至是我和天樞兄常常戲稱的環保團體的誇張行為,其實是少見但多被人們刻意彰顯的。有時候,綠色和平確實會為了彰顯問題的所在而失去了其公 正態度,採用一些被視為陰險而低階的手段。



  好比如違法高掛譴責政府的宣傳、在公職人員上下班動線上靜坐一日造成阻礙,這些都是非暴力直接行動手段的實踐,不只令綠色和平的彩虹勇士身陷危險,也令少數無辜的平民遭受魚池之殃。儘管如此,我們總該知道——行動的總比沒有行動的強。

  儘管佔領鑽油台,以鑽油可能造成的危害脅迫鑽油公司關閉鑽油台、宣傳捕獵海豹的兇殘鏡頭這些行動造成了許多人的損失(如:愛斯基摩人因而失去生存能力),但卻也積極地表現出環境問題的嚴重性。

  當中是否被誇大、被鑽牛角尖,那是不知道的。但是假如綠色和平仰賴的是每個個人的捐贈,那麼很顯然地——他們的動力來自於背後支持並捐款的民眾。這些 民眾並不是無知地,因為當今社會每個人都會檢閱任何資訊,新聞的、報紙的,還有綠色和平提供的「我們正在做的努力」等等資訊,支持的他的力量也就絕非無 知。



  儘管行動,總是有利有弊。但是只要不忘記宗旨,推動環境的保育、再生,有毒物質的終結、規範和對氣候變遷的關注、努力,都是人們認為勢在必行才會交由綠色和平以行動實踐的才是。

  


  環保組織、政府政黨、民間個人,其實都有各自的思想、觀點。每個人都會做出他們所認為對,然而另一方不一定那麼認為的事情,在撰寫《碧黑之鎗》時,我 想到了我也是如此的。就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是特別的,因此我們每個人的思想體本身都是各自獨立而不相關的,群體意識只是當中影響我們的一部分,但是不論如何 ——思想都必須用以面對生活。

  當生活無法延續、面臨考驗、遭遇責難,每個人的目標都是不約而同地——逃跑和面對。我們可以在公道性上去責備這些人,但是卻沒辦法轉過身來恥笑他們, 因為要知道……真正轉身逃跑的是我們這些只會說,卻提不出半點實用政策,也不肯花半分半毫的自私者;那些正面面對的勇者,不論是活、是死,都比我們有用、 有價值。

  回首,真正的英雄是那兩位在崩垮的大樓裡,到最後仍舊向上的犧牲者。



  



  殺了我

  讓我看見人性的憐憫

  愛人落下淚珠

  閃爍著一瞬間

  所有的回憶全都融化 回歸於光束


  抱住我

  讓我感受感性的溫度

  相互傾聽哭泣

  關上門一下子

  所有的過去全都融化 回歸於光束


  親吻我

  讓我體味生命的極致

  告訴你我愛的真諦

  敞開胸懷踏出一小步

  所有的未來全都 閃閃發光

  讓痛苦 讓苦難 讓愛 讓生命與死亡

  乘著響徹我胸口的聲音

  人性的光輝

  是初衷

  也是終結

  永遠不會停止。




綠色和平Green Peace
綠色和平 - Wiki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亞柳yal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