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The coldest winter : America and the Korean war》
中譯:最寒冷的冬天:韓戰真相解密 / 最寒冷的冬天:美國人眼裡的朝鮮戰爭
本書作者為美國媒體界「新聞之父」大衛.哈伯斯坦大師鉅獻的經典.書籍內容一開始就以淺述的方式,直講韓戰最關鍵的戰爭現況,如新聞人的敘述手法一面敘述內容一面引據相關當事人的對話。它不是一本小說,就如這本書的分量那是十分沉重的,但是拜讀這本書,卻也讓我逐漸發覺過去從沒思考過的寫作技巧和人生觀點。或許讀上幾回,會發覺韓戰僅僅那三年.哈伯斯坦大師卻好像能把他講成一輩子,而這一輩子當中韓戰就這樣反覆經歷了好幾回合。有點苦悶,卻猛然讓我發覺這大概就是一個人對一件事情抽絲剝繭的過程。
就好像《冰與火之歌》在一個中古世紀裡敘述各個派系、各種階級與各式各樣的人生,《最寒冷的冬天》則是敘述一個在韓戰影響之下,美國政府從裡到外、從上到下各個相關人士的觀點與思維,他並沒有一竿子打翻一條船,直指這造就今天這一切究竟是誰的錯,而是反覆帶領讀者經歷韓戰,用當中每一個重要決策者的觀點去檢視韓戰。這樣子傳播資訊的手法,我頗為認同,並且越讀就越是對當中人物感同身受。
大衛.哈伯斯坦大師在敘述每一個人物時都很公平,從麥克阿瑟到杜魯門,從杜魯門到沃克中將,凡是與韓戰有關的、左右韓戰的、影響當時以至於成就現在的,每一個軍人、每一個政客,他都以鉅細靡遺的敘述,審慎地講述他們的人生與他們的成就。在前半段,或許會讓人產生一種「大衛.哈伯斯坦並不喜歡麥克阿瑟將軍」的誤解,因為他在文中不斷傳達著「這是麥克阿瑟的責任」,並且在敘述麥克阿瑟的家族時,他也以有些批判的口吻描述麥克阿瑟這個人,但就算哈伯斯坦大師確實不喜歡麥克阿瑟,他也沒在自己的書中對那位五星上將發過什麼難。
這本書譯為「美國人眼裡的朝鮮戰爭」,但這或許有點不太合乎這本書的情節。確實它是以美國為基礎去看待韓戰、看待美國對韓戰的決策的。但是這並不是一本充滿純美國風情的書籍。大衛.哈伯斯坦大師在書中上一直保持著冷靜果斷的態度,他既不表態也不曖昧。前面提到的那項誤解,其實是因為美國政府甚至於美國軍方對於晚年的麥克阿瑟的不滿,然而在書中也提到了麥克阿瑟當時在日本東京的政績,這位年邁的將軍自從太平洋戰爭便愛上了日本,日本比起美國似乎更受他的喜愛,同時、這裡也是他完成父親遺願的場所,因而意義深遠;然而這也是他步上父親後塵的地方。
仔細閱讀之後,我可以了解為什麼這位大師會以完成這部著作感到自豪,這並不是洋洋灑灑幾百頁,只為了講述美國人輸掉了韓戰;是以這五百多來頁,數十來萬字分析、講述、紀錄並闡明美國為什麼會輸掉韓戰,並且在美國輸掉了韓戰前他們是如何,後又是如何。麥克阿瑟在民眾心中和在國際社會上所佔有的那英雄形象,如今也隨著這本書的揭露而慢慢崩塌。而美國政治的風格,也逐漸在這本書的敘述中越發明朗。
就台灣人的觀點來說,閱讀到美國的觀點,尤其是韓戰時期的觀點至關重要。台灣跟隨著美國的腳步,跟在他的屁股後面,面臨的將會是類似的疑問。儘管台灣不太可能成為國際警察,沒必要為此苦悶,卻也必須慢慢正視到,一昧跟隨著美帝腳步的這個社會,一方面感染著美國舊有的資本主義,另一方面也追逐著美國現有的社會主義。儘管台灣總說著反對資本如何如何,但其實在這剛剛起飛不久的民主道路上,台灣現在面臨的就是個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相互矛盾、衝突的時代。人們唯利是圖,甚至為了錢不要命,總會在判斷事情時說著「錢非萬能,沒錢萬萬不能」,卻從不承認自己是個資本主義者。
讀這本書能瞭解的,或許並不同書本上的宣傳文句,是為了理解韓戰、理解我們為何會面臨如今這種在世界上無法定位自己的局面。如果只是為了理解韓戰、瞭解台灣的歷史,讀完之後你只消大罵就是美帝、就是艾奇遜這個混蛋決定了打一開始就看著蔣氏流落孤島,甚至還打算撒手不管,任憑共產意識滲入包圍網上的缺口。而年邁的麥克阿瑟就算再老人痴呆,卻還是派遣了第七艦隊協防這個島嶼,才把這事情搞得這麼完善。救了我們卻沒讓我們了解自己如何定位自己,都過了一甲子還在為這陳年舊事搞政治鬥爭。
這是一段被遺忘的歷史,遺忘或許可以讓我們現在感覺好受一些,至少在回想當年時不會感到懊悔,但是未來又怎麼說的定呢。就像美國從沒想到自己會成為美帝(國際警察),台灣也從沒想過自己未來會不會真的成了一個獨立國家。現在的我們只是坐著充滿悲觀的大夢,討論獨立並把那樣重大的事情拿來說嘴;未來當我們真的獨立了,那麼我們又該怎麼做呢?我想那時我們將面臨的困難,多半就和一九四五年到一九五零年間,美國所面臨的困難在形式上沒什麼不同。
這是的心得內容好像太有政治味了。w
韓戰彩色實錄 1/7
2/7
3/7
4/7
5/7
6/7
7/7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